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
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
新时代优秀检察官
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
泗阳县检察院党组成员
第四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
陈 萍
“祝你学业顺利,健康成长。”在手机上输入这一段字后,陈萍迅速投入了下一段工作。她说,孩子帮教成功后,我们就应该离开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回归到社会中,快乐成长。
从江南水乡溧阳到苏北小城泗阳,陈萍扎根基层15年,用法律与温情为迷途少年点亮归航的灯。她是同事眼中“亲力亲为的拼命三郎”,是孩子们心中的“皮皮侠检察官”,更是200多名罪错少年重获新生的引路人。
她认定的事,一定能做好
深夜的办公室经常灯火通明,是同事们对陈萍最深的印象。“下班总看到她还在忙,真的无比佩服她的韧劲。”泗阳县心理协会会长陈宗干感慨。这位“80后”女检察官,自2010年进入泗阳县检察院后,便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上。
每每看到孩子们被“阴云”遮住了前行的道路,陈萍都十分心疼。“如果能有人帮他们一把就好了。”于是陈萍牵头创设“北极星”计划,重点对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司法救助,帮助他们找到人生方向,恢复信心。
一个雨夜,在大桥边,16岁的男孩小李独自站在桥边,生活的种种困惑让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绝望之际,他颤抖着手拨通了社工老师的电话。接到电话的社工老师心急如焚,立刻联系了陈萍。陈萍当时正在家中,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瞬间涌上心头,迅速披上外套,冲进雨中,驱车赶往大桥。终于,在陈萍的温暖和力量下,小李渐渐感受到真诚和被在乎,手指渐渐回握住陈萍的手。那一刻,大桥上,雨还在下,但小李的心里,却仿佛有了一丝光亮。
“小李,这些视频你多看看,有什么心里话,可以发在群里,也可以私发给我。”在名为“拥抱明天”的微信群,陈萍找了一些心理疏通的视频,耐心地询问着。社工志愿者也搭腔:“小李,最近学习怎么样了,有空的话,我们聊聊天。”
“作为一名检察官,她的工作量很大。但她每次都主动申请入群,时刻留意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有遗漏。”陈宗干说。
从“一人一策”到“全域护未”
在陈萍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枚橡皮印章。歪歪扭扭的“陈萍”二字,刻得不专业但显得格外用心。“这是我帮教的一位孩子送的礼物。以前的他一度抑郁到想要轻生,现在他已经在大学里当起了志愿者。”
因为一起故意伤害案件,陈萍结识了涉罪少年小杰,很快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小杰的衣服永远是黑色,没有其他颜色。面对父母的指责和否定,小杰基本不开口。
一定要带孩子去专业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需要心理治疗。带着这样的念头,陈萍和小杰的父母多次沟通,最终说服了他们带孩子检查。
小杰的抑郁症检测报告不仅让父母吃了一惊,更让陈萍意识到,未检工作必须向前多走一步。
“如果处在前端的家庭和学校把未成年人保护好,可能就不需要司法保护手段了。”2021年,在陈萍的推动下,泗阳县检察院联合县妇联、县民政局等单位共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助力构建“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帮助涉罚未成年人家庭改善亲子关系。
为优化涉案未成年人帮教工作,2024年12月,陈萍推动泗阳县检察院与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技能培训类型观护基地,借助社会力量,开让涉罪未成年人接受锻炼、磨炼品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在面向罪错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陈萍发现,法治教育课程通常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矫治课程相结合,没有专用教材,法治教育的内容分散在不同的课程和资料中,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法治知识体系。为此,陈萍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100余件,经过16次研讨、审核、校对,编成融合实践、法治教育与心理学的“专门教材”。
2024年9月1日,宿迁市专门学校正式开学运行。陈萍以杜绝物质成瘾为主题,为同学们讲授了法治教育“第一课”。在这堂课上,陈萍用的就是这套自己编写的法治教材。
近十年,她牵头开展多元化帮教矫治2000余次,实现精准帮教全覆盖,先后帮助200多名“歧路少年”焕然新生。
从乡村课堂到云端普法
保护孩子,预防比惩治更重要。
工作之初,陈萍就经常和同事一起到泗阳县偏远乡镇的小学为孩子们上法治课,并给留守儿童带去书包、文具等用品。
在普法过程中,陈萍发现枯燥的法条灌输孩子们不愿意听,更不能很好理解其含义。于是,陈萍通过自编自演《我的未检工作故事》《预防校园欺凌,未检在行动》等舞台剧,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现办案中发生的小故事,传播法律知识,深受孩子们欢迎。
“如果用一幅生动可爱的漫画,配上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语,是不是更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陈萍决定以漫画的形式,采用“一句话一个普法知识点”的方式,用活泼的漫画和幽默的语言进行趣味普法。
果然,“皮皮侠”系列漫画获得了家长、孩子们的一致好评,收获很多小“粉丝”。“我的孩子把‘皮皮侠’系列漫画,分享给他的同学,孩子们可喜欢了。孩子回家后,让我多准备一些,他要分享给更多同龄人。”陈萍说,孩子的喜欢说明自己的工作有了最好的回报。
2023年,陈萍牵头建设的未成年人检察综合保护中心建成运行。中心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矫治教育、普法体验、数字模型监督等工作,并链接司法、行政及社会群团组织力量,通过集约办公、数据共享,助推“一站式”办案、保护、治理,以法律监督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合发展。同时,中心以线下平台为依托,还搭建了涉未成年人大数据中心,接入“玉衡·领航成长模型”、未成年人精准帮教系统、困境未成年人救助系统,融通共享公安、民政、检察、卫健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数据赋能全面提升保障未成年人工作合力。
陈萍联合多部门推出强制报告热线,成功干预2起侵害事件;拍摄的家庭教育指导片《你好明天》在社区滚动播放,让“依法带娃”理念深入人心。
从公诉席到田间地头,从个案办理到社会治理,陈萍用15年织就一张“全域护未”网络。她认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不仅仅是对案件本身的处理,还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未来和家庭的幸福。而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位小城的检察官,正以最质朴的坚守,诠释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