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盐城市检察院总结此前工作经验,聚焦长效常治,在ag尊龙凯时 指导下制定出台《鸟类野生动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试行)》,通过对案件管辖、证据标准、生态损害评估、修复替代履行等关键环节进行明确规范,为办理同类案件提供“操作手册”,有力推动野生鸟类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升级。随着《办案指引》在全省推广适用,野生鸟类保护的司法防护网也将越织越密。
盐城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核心枢纽,每年守护着约300万只候鸟的停歇、繁殖与越冬。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和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库。但偷猎、非法捕捞、栖息地破坏等威胁始终藏在暗处。守护这片生态瑰宝,不仅需要生态智慧,更需要法治的坚实屏障。近年来,盐城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将检察职能深度嵌入湿地保护,以创新司法实践为这片世界遗产地构筑起一张严密的“法治防护 网”。
盐城市检察机关始终对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2023年以来,共办理鸟类及其生存环境保护等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83件。在办理一起在滩涂湿地使用禁用工具非法狩猎野鸭等水鸟的案件中,通过“刑事追责+生态赔偿”双重举措,成功追索生态损害赔偿545万余元,实现了“打击一案、教育一片、修复一片”的良好效果,该案获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而全市各基层检察院立足区域特点,打造了“经济赔偿+公益劳动”替代性修复方案、携手海警、海事、渔政等七家单位建立“七方三护”海洋生态协作机制、引导环境侵权人认购734.1吨海洋碳汇补偿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设立“检·鹤行”鸟类生态修复基地建设生态抚育林等各具特色的保护模式,成为守护湿地的“前沿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