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坐骑俗称“四不像”,“四不像”学名麋鹿。江苏大丰麋鹿国际重要湿地位于黄海之滨,拥有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和最完整的麋鹿基因库,野生麋鹿数量达3553头。2023年“两会”期间,盐城麋鹿研究所副所长提出代表建议,反映时有麋鹿因陷入沼泽、受困防护网、交通事故等情形受到伤害,麋鹿的生存和繁殖空间受限。代表建议交办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大丰区院)后,大丰区院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化办理,监督行政机关在麋鹿出没较多路段设置减速带、安装野生动物出没警示标志、建立麋鹿观察站及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督促改善麋鹿的生存环境;还牵头与8家行政机关建立麋鹿保护协同机制。
2024年年初,多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向大丰区院提报麋鹿致害农作物的案件线索,反映麋鹿进入农田踩踏庄稼、啃食幼苗,受损农户多次与麋鹿发生冲突。3月15日,盐城市大丰区委书记(以下简称区委书记)向大丰区院出题:希望检察院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深入开展麋鹿等自然资源权益保护专项行动,将护航民生做实、做深,以法治之力助力“麋鹿之乡”高质量发展。
二、履职过程
大丰区院组成答题专班研究认为:麋鹿损害农作物导致农户与麋鹿的冲突增多,不利于珍稀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机关应对麋鹿造成的农作物以及其他财产损失给予补偿,以减少冲突的发生;要组织检查2023年大丰区院牵头建立的麋鹿保护协同机制的落实情况,督促行政机关加大力度落实珍稀野生动物保护职责,实现麋鹿资源的有序保护;答题工作应案件化办理,体现检察监督刚性。
3月18日,大丰区院经初步调查后,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经调查,近年来,麋鹿损害农作物现象普遍,以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为例,农作物累计受损面积就达14000余亩,镇政府虽已在重点区域修建了防护网,但缺乏维护,部分已经破损。盐城市大丰区政府办公室于2019年制发了《关于野放麋鹿影响周边农户生产有关问题的会议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就农户申请政府受损补偿形成规范性要求,经调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基层政府、村委会等,发现《备忘录》明确受损大户承包户申请补偿比例为政府承担30%、大户承包户、分包户承担70%,导致分包户无法全面主张受损权益,而且家庭承包户受损权益政府承担70%、受损户承担30%的比例不能满足农户的诉求。
大丰区院审查认为,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户与麋鹿的冲突增多问题,全面补偿农户损失,引入保险理赔方式,是最佳路径之一;加强全覆盖的防护网建设,形成麋鹿与农作物的“物理隔离”很有必要。5月23日,大丰区院向盐城市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下简称区自规局)制发检察建议:野生动物肇事由政府补偿转向保险理赔,在大丰区开展全域野生动物致害救助补偿试点工作;根据麋鹿种群数量、习性和生活轨迹,结合专家论证完善防护网建设,配备巡护队定期巡护防护网。区自规局认真落实检察建议,推动区政府组织会办4次,形成拟联合保险公司投保野生动物伤害政府救助责任险的解决方案,后中华联合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已为麋鹿承保政府救助责任险,已有86户农户6747亩农田进入定损理赔程序,179.6万损失已经补偿到位;新建防护网15000余米、巡护队已配备到位。6月24日,区自规局将上述情况书面回复大丰区院。
答题专班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大丰区院牵头区自规局会签《自然资源执法与保护共建协议》,区自规局根据共建协议已移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件,大丰区院均已立案办理。大丰区院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湿地生态公益保护基地,在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时间节点,组织“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热爱公益人士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理念传播等活动,推动形成湿地生态保护合力,助力麋鹿集聚地之一的大丰川东港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三、典型意义
公益检察保护中,要贯彻“有序保护”“立体保护”的工作理念,避免出现保护此公益,损害彼公益“厚此薄彼”的问题。在研究部署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时,要结合当地山、水、湖、田、林、草、沙的突出公益受损问题,明确办案重点。
(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