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尊龙凯时

听新闻
放大镜
ag尊龙凯时 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ag尊龙凯时 实践”成果展示 > 制度机制 > 正文
文化兴检映山海 创新机制谱新篇
2025-08-07 14:41:00  来源: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连云港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上级院决策部署,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牢牢把握检察文化精神凝聚、辐射带动、创新引领的功能,以文化润检、以文化兴检、以文化强检。

制度、机制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连云港市院党组提出要着力加强检察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多次召开检察文化建设专题会议,廓清思想认识,坚持把培养人、教育人、激励人、造就人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根本任务。根据连云港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检察文化发展理念,制定了《全市检察机关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检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和工作重点,使之既能推动检察文化的蓬勃发展,又能保证检察业务的不断精进。

为了增强广大干警对检察文化建设的参与性和认同感,在检察文化建设中,连云港检察机关注重锻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检察职业精神,通过检察职业精神的培育,以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化的形式,形成检察文化体系。其中,把制度文化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源泉和不歇动力,既要以加强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完善各项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实现用制度管事、管人,规范干警行为,还让制度机制涵养人、培育人、锻铸人,充分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

构建先进典型选树培育机制。在检察文化的研究和实践中,连云港检察机关注重文化典型的培养和宣传。下大力气培育在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法治文化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市检察院以打造“先进典型储备库”为抓手,制定《连云港市检察机关“先进典型储备库”成员培树方案》,坚持“培育为主、以用为本”的原则,打造“6+N”培树方案,即“6”为政治培养、业务学习、实践锻炼、政策帮扶、宣传推介、动态管理六大平台,“N”为建立先进典型“一人一档”培树方案,使先进典型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或能够独当一面的专家人才。通过有重点地选树培育一批树得起、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持续跟踪管理,有力推动检察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同频共振。同时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汇编先进典型事迹集,举办先进典型宣讲会,拍摄先进人物事迹短片,在宣传大屏滚动播放,唱响争先创优好声音,让干警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近年来,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者、江苏最美法治人物、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法治文化宣传形成长效机制。连云港检察机关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度化开展具有检察特色的“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办案故事讲述会、检察开放日、精准普法月月行、法治宣传行动等,健全典型案例常态化发布机制,结合地域特色和案件办理特点,因地制宜推进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积极拓宽普法渠道。加强与本地媒体合作,构建普法宣传融媒体矩阵,以群众现实需求为中心,积极探索运用短视频、漫画、音乐MV等形式讲好检察故事,不断扩大普法宣传的触达率和影响面,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持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搭建常态化学习机制。搭建苍梧讲堂,邀请全国、全省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讲座,帮助干警更新司法理念,提升业务素能。落实“我给检委会委员讲一课”制度,由业务部门负责人和青年业务骨干领学解读指导性案例和重点业务知识,把问题案例检视和研讨纳入案例教学。依托青年学习社、法学社等平台,定期举办理论沙龙、案例研讨等活动,促进干警成长交流。开展“每人一课”活动,由业务骨干结合办案“解剖麻雀”,讲解工作难点,传授办案技能,促进干警能力提升。举办业务标兵分享会十余场,由参赛选手谈成长、谈付出、谈体会,以生动的成长故事诠释成功密码。

出台连检新锋等人才培育机制。为帮助新招录干警尽快适应检察岗位需要,成长为能力强、素质优、作风好的检察人才。市院出台《连云港市检察机关连检新锋规培计划实施办法》,强化新进干警的入职培训,通过导师制培养,通过检察官职业导师传帮带,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把试用期作为学习期、成长期,让新入职干警尽快熟悉检察业务,提高工作本领,成为一名政治过硬、业务熟悉、作风优良的青年检察干警。为培养“政治上有信仰、业务上有专长、创新上有突破、学赛上有成绩”的检察生力军,市院出台“灯塔计划”实施办法,该计划以35周岁(含)以下的各部门青年干警组成,坚持“自愿报名+导师选择”的原则,以二年为培养周期,通过“习惯养成、技能提升、创新运用”三个阶段目标,培养连云港检察高质量发展储备复合型人才。安排先进典型、检察业务专家与新进干警“一对一”双导师结对培养,并对带教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促进年轻干警快速成长。

作者: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