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尊龙凯时

听新闻
放大镜
ag尊龙凯时 网 > 专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ag尊龙凯时 实践”成果展示 > 制度机制 > 正文
以“四名争创”为引领 打造新时代检察文化“常州样本”
2025-08-07 14:43:00  来源:常州市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四名争创”(办名案、树名品、育名人、创名院)为核心抓手,深度融合“检察官全科制培养”“常检常新”“常检常星”“检察开放日”等品牌工程,构建了理念先进、制度完善、载体丰富、成效显著的检察文化生态体系,为高质效法律监督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相关做法总结如下:

坚持政治铸魂,以“四名争创”引领文化品牌矩阵建设。办名案,以典型案例彰显法治文化内核。常州检察践行“三个善于”办案要求,检察业务质效显著,2024年以来,52件案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聚焦服务大局与民生关切,将案件办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办理一批引领社会法治进步、推动法律政策出台、展现检察担当作为的好案、名案,如:办理全国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许建惠污染环境案),推动生态保护“三法衔接”机制创新;保护野生动物制品案,入选最高检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综合履职保护孕期女职工劳动权益案获评最高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从个案向社会治理延伸。

树名品,打造特色文化IP集群。结合上级重大决策部署,院党组牵头每年研究确定一批检察改革创新项目,全市两级院合力攻坚、重点打造。“永宁识案”研训平台,着力培养“特色专业化、研究极致化、人才标杆化”检察人才;纪萍工作室以《女检察官手记》为核心,衍生书籍、微电影等系列产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成为法治文化传播标杆;“钟检订制”新媒体工作室,将检察文化建设、青年干警培养和业务建设工作一体谋划,成为具有常州标识的新媒体工作室;“天检翼AI检察助手”辅助检察官进行文书审查、案件分析、案件研究,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经开区院“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一件事”实现政务数据贯通应用,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

育名人,梯队化培养与文化领军并重。持续推进“常检优才”培养规划,落实落细青年干警“导师制”,检察官助理“全科制”、检察业务专家“一人一策制”,力争涌现出更多检察业务专家、标兵能手。安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高正荣获全国检察系统一等功,先锋模范引领,在全市两级院营造浓厚争先氛围。2024年以来,举办“四大检察”技能比武7次,组织开展2次检察官和律师辩论赛,49人次获评全国、全省检察业务标兵能手、专家人才。

创名院,基层文化生态与争先创优结合。坚持“全市靠前,全省有位”的标准,努力打造具有知名度标识度辨识度的基层检察院,修订科学完善的评价办法,完善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强化一对一指导帮扶,重点从干部队伍、检察业务、管理水平、文化建设、司法公信五个方面打造,市检察院打造“慎察、衡平、精进、致诚”院训文化长廊、院史陈列室及“检察之家”,营造人文环境。武进区院、天宁区院获评全省“五好”基层院,武进检察院、钟楼检察院、天宁检察院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坚持融合创新,以多元载体激活文化传播效能。检察开放日沉浸式普法与社会协同,举办“清风盈检 廉洁传家”廉政教育活动、宋剑湖生态保护基地开放日,新北区院设立“检侨联络站”服务涉侨企业。通过办案故事讲述、AI技术演示、短视频《爱的家长会》等增强互动,提升司法透明度。

“全科制”锻造复合型人才,组建34个“四检合一”办案团队,要求成员具备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综合履职能力。2024年,常州市院推出《检察官助理“全科制”培养工作机制》,不断抓实抓细机制建设,配套出台《检察官助理“全科制”培养成长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就检察官助理个人基本能力建设、进阶能力培养和综合表现等进行评价,为检察官助理成长成才提供目标指引,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检政治部《检察队伍建设专刊》录用。

数字赋能检察文化传播,当前新闻宣传已从图文、视频时代,迈入“全媒体融合+沉浸式体验”数字时代,近年来两级院不断探索新的传播转型,构建“内容+技术+矩阵”体系,内容为王,加强价值引领;技术为辅,创新表达形式;矩阵为基,构建传播生态,依托新媒体矩阵构建差异化传播生态,在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深度打造,实现“一稿多元”传播格局,实现从信息传递到价值共创的范式转变。

坚持长效驱动,以机制建设巩固文化成果。建立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坚持文化建设推动业务品牌创建,深化“品牌建设赋能发展”工作,擦亮“小橘灯”“春晖红盟”“检察蓝守护金沙蓝”等检察业务品牌,通过创立检察文化品牌,提升本地检察文化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比如:纪萍工作室、钟检订制、清莲工作室等品牌,不仅在常州地方板块,检察系统,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将检察业务与地域文化、生态保护相结合,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公益诉讼品牌。

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坚持文化建设涵养斗争本领,加快培养检察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全国先进工作者安伟,全国文明单位武进院、钟楼院,多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人才库,全国、全省检察业务标兵能手等一大批典型标杆。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充分运用检察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和新闻发布会等平台,在市院内网开设“育名人”“荣誉展示”等专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报道和宣传名人的感人瞬间。通过在室内公交地铁、人流密集处大屏,院内电子荣誉墙、放置展板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相关事迹报道,在全市检察人员中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全体检察人员争先创优热情。

下一步,常州检察机关以文化制度机制为内核,通过“四名争创”整合资源、开放日深化互动、“全科制”培养复合人才、“常检常新”驱动创新,形成“文化育检—业务提质—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在数字检察应用、扩大跨部门协同等机制方面进一步深化,巩固前期专项行动成果,为全国检察文化现代化提供“常州样本”。

作者:  编辑:杨月